女性難以出頭天?
珍妮自忖工作能力的表現十分優異,公司內大大小的事總是她一個人了解最多,而且她也最資深,不過,主任的職缺卻由任職二年的克強接掌,她一再反覆檢討自己過去五年來的工作表現 — 自己的確為公司爭取了不少業績,也曾當選為最佳營業員,難道她的工作表現還不好?
珍妮工作很認真,只要是交辦給她的事,她總是盡力做好;但是她只喜歡處理例行性的事務,她不敢像克強一樣,大膽地接下專案自己來處理,她害怕被罵,尤其是經理的大嗓門,讓她覺得不敢嘗試新的工作,只想做些幕後的支援性工作。因此,就喪失了許多表現優良工作能力的機會。
工作上的性別角色扮演
針對二十五歲到四十四歲的女性,她們也如同年齡層次的男性處在「事業的基期」,然而職業心性學家Deaux及Emswiller卻發現事業成敗的歸因(attribution),因性別角色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通常在事業奠基階段的男性,認為自己事業的成功是歸因於本身技術或能力的優良表現,並且持續將工作維持在高度績效的狀況中,而女性卻容易將自己的工作績效歸因於運氣,認為自我的成功是受到外界及其他不穩定因素所影響。
例如當小孩生病時,身為職業婦女及母親角色的珍妮,就必須請假「負責」帶小孩看病,而不是如她的先生同時也是孩子的父親的明健照常上班。因此擁有專業知識或良好的工作能力,並未能保證女性在辦公室中擁有比別人大的桌子或主管的頭銜。
除了工作能力及請假頻率多寡的考量外,企業組織在晉升女性員工時,到底會考慮那些主要的因素?或許最近將有高一等職位懸缺,妳是否會雀屏中選呢?請參考下列的事業生涯要件:
事業組織是否有性別歧視的企業文化?
如果高階層的人有大男人主義的看法,女性是很難在如此的企業中得到晉升,也許只有得到口頭上的讚許,實質上工作量的增加,但是薪水和地位等的外在報酬,卻比不上同等級或資歷相同的男同事。企業文化不會因為妳一個人的特殊表現而輕易改變「男性較適合擔任主管」的看法和作風,除非少數的例外。與其等待年歲增加,倒不如趕快轉換到男女平等競爭的企業中,反正「路不轉,人轉。」別讓自己的職業生涯鑽進了死胡同。
妳是否有發展個人事業的藍圖?
想要在眾人中讓自己比別人更有實力,就得充實個人事業發展所需要的知識,加強自己成為高階主管所需要的知識,增加自己成為高階主管所需要的工作經驗與背景。
曼君三年前只不過是個小職員,但是打從離開校門後,她總是在七點以後才離開辦公室,利用這些時間閱讀圖書館借來的管理叢書,同事如果要加班自願幫忙,雖然只是幫忙打電腦,但是也學會了外匯程序及企劃案的撰寫。儘管她只有專科畢業的學歷,但是這三年中已經奠定下了她事業發展的基礎,當然成為副主任的最佳人選。
妳是否對挑戰性的工作感興趣?
企業最需要的是能面對挑戰的人來做為高階主管,因為挑戰就是問題,喜歡面對挑戰性工作的人,就會將問題轉化成為可解決的事情。而珍妮每天只不過處理公式化的事務,而克強卻「強棒出擊」,為公司舉辦了一次公益活動,因而大大地提升了公司的形象,當然主任的職缺非克強莫屬了。
妳對於成就與權力的需求度有多強?
許多女性認為擁有一份安定的職業是人生的最大期望,因此不斷地努力補習參加普考,而在工作一段時間後,卻又開始懷疑自己應該改行或轉業,麗芬就是如此。父母親認為稅務員是最好的工作,不必擔心被裁員,他們實在不懂為何麗芬居然會放棄稅捐稽徵處的工作,而到私人的貿易公司上班。
因為麗芬有強烈的「成就需求」,她希望自己能「提高自己的地位」喜歡自己能充分「發揮自己的工作績效」並且獲得「增加薪資」的機會,不像在稅捐處,每天總是面對查不完的稅單,重複地查核資料的正確性而已。
如果妳的需求是擁有一份安定的工作,好讓妳能同時兼顧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角色,那麼妳的成就,不單只是以工作表現來評估,同時也涵蓋了妳的家庭生活。當然妳也可以成為一個魚與熊掌兼得的職業婦女,不過相對的,妳付出的代價也會因此而成正比的。
個人成就的大小,可以依個人的需求來設定及評估,想想妳對於權力的需求及成就的需求度如何呢?
妳對同事們的人際影響力有多大?
除了桌面上的工作外,想要在事業上有所拓展的,還得把眼光放到四面八方。同事除了找妳洽談公事外,還會找妳談些其他事嗎?
妳的建議不僅是有關電腦方面,此外,還包括了宴客食譜、美容秘方、排解男友糾紛,這些意見是否被人接納?如果妳能關心同事二個月前住院的父親身體近況,妳會發現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可以是溫暖的、建設性的,如此妳對同事的「參考權」也就慢慢增強了!
「做人比做事還難」,因為事情是有模式且有慣例可依循的,然而處理事情是有模式且有慣例可以依循的,然而處理事情的人卻可如秋天的氣候,陰晴冷暖不定。管理階層的工作,最重要的是如何運用妳的智慧,使下屬能在和諧的氣氛中邁向共同的目標。
妳想在目前職業生涯中,奠下穩固的基礎嗎?如果妳能均衡地發展上述五點要件,日後擁有成功的事業將是可預期的。
自我檢視:
●身為女性的我,是否也想建立個人事業生涯?
●我要如何面對上述的五項挑戰?
文.陳若玲/台灣女性生涯發展協會理事長
Comments